《古今笑史》迂腐部笑话“河南令”,外行看不出门道
来源:个人图书馆-笨蛋贰歌    时间:2023-08-31 09:50:36

宋子京留守西都,有同年为河南令,好述利便。以农家艺麦费耕耨,改用长锥刺地下种,自旦至暮,不能一亩。又值蝗灾,科民畜鸡,云:“不唯去蝗之害,兼得畜鸡之利。”克期令民悉呈所畜。群鸡既集,纷然格斗,势不能止,逐之飞走,尘埃障天。百姓喧阗不已,相传为笑。

据《孟子》,则畜鸡极是王政,但恨不得鸡坊小儿作都司晨耳。


(相关资料图)

译:

说的是有个叫宋子京的人,留守西都,有一个与他同年考取功名的人赴任为河南令。

这位没别的毛病,就是凡事都要走捷径。看到本地百姓耕种麦田的时候,起陇翻地除草施肥等等步骤很多,十分繁琐,于是就命令工匠打造了一个锥形的铁具,要老百姓用这种东西来耕种。

大家对视半天没人敢试用,有个身强力壮的拿去耕种,忙活了一整天,连一亩地也没种完。

只好作罢。

时逢蝗虫过境,他又教导农人每家每户都要养鸡,这样既可以把蝗虫当成饲料,又可以增加每户的牲畜,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养了鸡还要上交给朝廷,百姓赶着鸡群来到官府外面,吵吵嚷嚷尘土飞扬。有的好斗的公鸡早就掐到一块儿去了,那场面比过年还要热闹。

自此后便被百姓传位笑话,沦为笑柄了。

据《孟子》记述,养鸡却是不错的农业政策,只可惜没有传说中养鸡少年为河南令做帮手啊。

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人们也以为这个死死盯着果子落地的少年是个倔强的傻子。所以站在上帝视角和黑洞视角,百年千年前的哂笑事迹往往都能变成引领千百年的技术或思想先驱,就看后来者们怎么说了。

可惜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往往要看主观性和时代性,不能因为灭霸集齐无限宝石弹响指打算弄死宇宙一半的人是源自于珍惜宇宙资源控制未来宇宙生命更好的发展就认为他是正确的呀,那做出评价的后来人不成乌木喉了嘛。

以锥形耕种、养鸡防虫,看上去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甚至有超出时代局限性的思想理念,但诚如作者所言,提建议的人太过于“好述利便”了。

这话怎么讲呢?就是抛开生产力去谈论休息和产出。

希望农人节省体力,希望蝗虫少些危害,初衷的确是好的,但是方法已经完全超出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物质保证。

然而好的初衷不一定带来好的提议,大多时候没有深入了解更容易出现“何不食肉糜”的荒唐言。

其实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是在炫耀自己的衣食无忧吗,那自然不是,但是他说出这种话因为百分之百的脱离群众就变成了让人嗤笑又愤恨的千古名句。

外行之于内行、外行之于事业,简直比过境的蝗虫还要厉害和狠毒。

就像某些专家谈到失业人群如何应对工作烦恼时所说的一样,“可以把多余的住房租出去嘛”、“可以把汽车注册后跑滴滴嘛”,他们的此类建议到底可不科学?

当然科学喽,省钱讲究开源节流,他们所言的不就是开源的种种方式?

可惜科学是科学了,却全然不切合实际,真正有多余房产的人,又怎么会在失业人群的讨论范畴之内呢。

好比我买了两包方便面,泡完之后正蹲在地上大快朵颐呢,旁边来了一个专家指着我的鼻子说:“哎呀,方便面不健康啊,你怎么老吃这种东西?”

我看看他,一边继续吃我的方便面,一边不屑一顾道:“老子都沦落到吃方便面的地步了,你跟我谈健康不健康?”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文化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